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   学院概况
  •   >   组织机构
  •   >   研究生管理部
  •   >   学生管理
  •   >   通知公告
  •   >   正文
  • 研究生管理部

    2020年秋季学期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

    发布日期:2020-09-02    浏览次数:

    2020年秋季学期即将到来,为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2020秋季学期顺利开学,根据《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0】22号)和《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青冠指办【2020】121号)及学院要求,结合我校疫情防控实际,经学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特制定常态化管理方案如下:

    一、 工作目标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策略,积极应对境外疫情输入、境内疫情传播和季节性传染病疫情叠加风险,科学精准,分类施策做好疫情防控,进一步完善应急和常态化防控结合的措施与机制,做好疫情防控及开学保障工作,及时掌握学校疫情防控动态,保证零风险、零感染、零失误,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医学院研究生开学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三、 工作措施

    (一) 坚持科学预防

    1.减少人员聚集。根据校园情况合理设置人员密集度,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以校区、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生活等活动。

    2. 抓好健康教育。各学位点组织对教师及学生开展防控法规和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引导师生养成“一米线”、 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由各学位点和导师负责,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预防“疫后综合症”。

    3. 进一步摸排学生暑期外出情况。各学位点应按照《关于做好青海省学校2020年暑期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青教冠防办【2020】53号)要求,持续做好对学生的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并在前期人员摸排基础上,重点对去往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情况做进一步深入摸排,精准掌握其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逐一进行风险判定,做好分类管理,为科学制定学生返校程序,有针对性的落实好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4.进一步规范学生返校程序。各学位点在继续落实秋季开学时“错时、错峰” 返校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一体化研究部署秋季开学和疫情防控,有效防范因学生集中返校带来的风险。要从制度优化、预案完善、监测预警、救治准备、物资保障等全链条、各环节,进一步制定完善符合实际、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秋季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重点细化各年级开学后每日入校、离校时间表和流程图,明确学生入校程序,严把入校关,有效避免因人员扎堆、聚集带来的疫情风险,为平稳有序开学做好准备。学校正式确定和通知开学时间前,学生不得提前返校。来自省外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返校时需向学校出示个人健康码及一周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境外学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时按照有关要求向学校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材料。入境后严格执行当地规定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隔离后且身体健康方可返校学习。

    5. 返校(入学)途中管理。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清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交流,避免聚集,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等擦拭清洁处理。如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如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应当主动配合乘务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二)把控重点环节

    1. 落实“四早”要求。坚持“日报告、零报告” 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工作要求,做好师生信息排查和健康管理,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和登记等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师生身体异常症状,对在校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第一时间上报有关部门实施隔离,及时移送定点医院就诊,同时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跟踪管理。

    2. 严控重点场所。把好校门关,严格遵守学校进出管理规定,尽量减少出校。

    3. 关注重点群体。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要求,对无症状感染者、境外回国人员、已愈患者等,要坚持做好每日排查,精准划分重点人群,按省、市、区疫情防控要求,分类做好精准防控。

    4. 做好其他传染病预防。各学位点做好秋冬季节高发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传染病流行情况,综合考虑季节变化因素,做好结核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等各种传染病和肠道疾病的预防工作,严防聚集性疫情。对出现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及时向区卫生健康局指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其指导下,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

    5. 做好发热学生的处置。在校期间,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发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学生应当及时报告导师,及时安排临时隔离室进行观察,由指定专人负责对隔离者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及指导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并全程佩戴口罩。

    (三)强化基础保障

    1. 保障防疫物资。各学位点对接学院做好消毒剂、洗手液、口罩、手套、非接触式体温计等防疫物资储备。

    2.进一步抓好常态防控。各学位点进一步加强导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预判、预警、预防、预演” 机制,做好疫情预判,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流感等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预警机制,扎实开展应急预演。优化传染病疫情报告、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健康管理、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和通风消毒等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增强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

    (四)组织保障

    1. 细化防控要求。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确“防住疫情是关键、盯住目标是重点、守住阵地是责任、稳住局势是底线” 的原则和“精准防、严格控、有效导、及时调、科学判、务实管” 的方法,落实“防输入、防反弹、防突发、防松懈” 等“四防” 要求,细化常态化精准防控举措,加固薄弱环节,补上短板漏洞,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

    2. 严肃责任追究。各学位点要高度重视学院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工作,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侥幸心理、厌战情绪。严格落实导师主体责任。

    附:医学院研究生疫情期间学生管理要求

    为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结合学生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试行)。

    第一条 学生返校前(包括新生报到、外出返校)要配合学位点做好个人假期出行情况、个人及家人身体健康情况、与重点区域人员接触情况、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情况等个人情况的报告工作,不得瞒报、谎报、漏报。

    第二条 未经学校允许,任何学生不得私自返回学校;除学生本人外,任何陪同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校园。

    第三条 经学校批准允许返校的学生,在返校时要做好旅途中必要的防护措施,全程佩戴符合防护标准的口罩,随时保持手部卫生,减少途中感染几率。有条件的学生,尽量乘坐自家车返校。乘坐飞机、火车、长途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返校的学生,需在买票后及时向学位点汇报自己所乘班次、车次、座位号等信息。

    第四条 返校当天学生本人需持能够证明学生身份的有效证件,配合学校工作人员完成体温检测等检查工作后方可进入校园。

    第五条 学生到校后不得离开校园。如确有极特殊情况,需要上报学位点负责人,经学校同意后方可离开。

    第六条 学生需配合学生管理人员或学生干部(志愿者)完成每日健康情况上报、体温测量等疫情防控工作,不得瞒报、谎报、漏报个人相关情况。

    第七条 学生出入校园内人群密集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在校园内活动要随时携带学生证等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测查。

    第八条 学生上课期间及课间休息时除特殊情况外一律在本班教室内活动,不得随意串班或在走廊、卫生间长时间逗留。

    第九条 学生在宿舍期间除必要的洗漱外一律在本人寝室内活动,不得随意串寝、串楼或在走廊、卫生间长时间逗留。

    第十条 学生在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干部的带领下每日进行教室及寝室的卫生清扫工作,保持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

    第十一条 如学生本人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相关症状,需立即向学生管理人员报告,并配合学校采取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等相关措施;如发现同寝室、同班级等同学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相关症状的,及时报告。

    第十二条 对于故意瞒报个人身体情况、与重点人员接触史、重点疫区出行史的学生,将视情节轻重按照校规校纪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三条 拒不配合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证件检验、消毒等相关工作的学生,将视情节轻重按照校规校纪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四条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要关注国家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学校等官方信息传播渠道。不造谣、不传谣,如发现有故意传播谣言者,将视情节轻重按照校规校纪予以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 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应起到表率作用,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并积极配合学校顺利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2020.8.31

    版权所有©2023青海大学医学院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昆仑路16号 |  青海大学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