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8日校党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实施“五大工程”以来,医学院党委迅速响应,于8月25日下午组织召开“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发展理念第一次专题大讨论。会议深入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聚焦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结合校党委书记李丽荣提出的具体要求,剖析医学院在高原医学教育和服务地方健康需求中的使命担当。与会人员围绕“破除高原医学教育发展瓶颈”展开激烈讨论,一致认为必须摒弃“守成”心态,将“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转化为深化医教协同、优化学科布局的行动力,尤其要在科研创新、高原医学、医学人才培养等领域加速突破。

立足“十四五”实践,医学院在高原医学特色发展、服务地方营养健康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通过深化校地合作,在班玛县等地成功建立起稳定的公共卫生实践教学点,显著提升了基层全科医生本土化培养能力,有力破解了人才短缺困境。临床与基础研究聚焦高原特需,在高原人群健康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积累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然而,对标教育强国纲要要求及人民健康期盼,医学院仍面临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滞后、标志性成果产出不足、学科交叉融合深度不够、服务社会效能待提升等关键挑战,亟需在“十五五”攻坚中寻求突破。
面向“十五五”征程,医学院党委明确了下阶段发展重心:一要坚持高原特色与创新驱动并行,着力突破学科交叉壁垒,推动数字化建设在高原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打造特色鲜明的研究高地;二要推动教研成果与社会服务融合转化,完善校地健康共同体建设,加速将科研积累转化为可推广的适宜技术和诊疗方案,并依托现有合作基础,构建覆盖更广区域的基层医疗培训与应急响应网络;三要探索“新医科建设”复合型人才师资共育路径,为医学院可持续发展注入核心动能。着力构建具有高原医学院特质的人才引育与评价体系,破除唯论文、唯职称等倾向,党委要求各系部紧扣时间节点,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奋进姿态,务实高效地谋划未来蓝图,将教育强国使命切实转化为服务新青海建设的具体行动和“施工图”。
会议最后安排部署了秋季学期初工作。
(编辑:徐波)